【余坪镇防汛救灾记实系列十二】重整旗鼓,再度出发 ——两个农业大户的灾后自救之路
2024-07-16 17:24:43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朱益彰 | 作者:方川          浏览量:2199

这是一次空前严重的天灾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

6月18日8时至7月2日8时,平江县遭遇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雨量最多的一次汛情。余坪镇仅7月1日一天降雨量就达到197.1mm,多处告急,成为全县唯二的“四不通”(水、电、路、通信)乡镇。一片汪洋大海,一座孤岛,一地狼藉...

但,还有一片星光!

自7月3日起,余坪镇推出防汛救灾记实专栏,记录在本次特大洪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瞬间。今天推出第十二期—重整旗鼓,再度出发 ——两个农业大户的灾后自救之路


受洪灾影响,我镇多个农业大户的农田遭到洪涝侵袭,损毁严重。在乡镇和有关部门指导下,他们重拾信心,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黄四林--早稻没了还有晚稻,坚信总有一天会有丰收

余坪镇张市村临近汨罗江,6月29日洪水来袭,水位迅速上涨,加之地势平坦,导致受灾极为严重,大部分的水稻田都惨遭淹没。张市村种粮大户黄四林流转的水稻田基本都集中在受灾严重区域,6月底7月初本是收割早稻、种植晚稻的黄金时间段,但是来势汹汹的洪水不仅让黄四林上半年的心血付诸东流,更错过了晚稻种植的最佳时间,光是看得见的损失便高达上百万元。



从来没遭受过这么大的天灾,黄四林感慨道:“7月1日洪水涨上来的那天,一整晚我都没睡着,一千多亩地,百来万块钱,一下子全都没了。”天灾无法避免,但事在人为,在镇、村两级帮助和支持下,受灾农田在第一时间得到清淤保畅、疏通渠道,并提供了免费的晚稻种栽种。黄四林表示:“接下来,我要抓紧时间补种晚稻,把减产的早稻损失补回来。”



暴雨后的第二天,镇级农技人员来到黄四林的水稻田,现场查看并统计灾情,指导他加强田间管理,收割还能抢救的早稻谷,及时排除积水,扶正倒伏禾苗,加强病虫防治。放盘、铺土、播种...在农机人员的指导和黄四林的积极自救下,一个个秧盘成品迅速成型,稻田的补救工作逐步完成。黄四林说:“我认为种田跟生活一样的,早稻不行我就种晚稻,只要有希望,总有一天会有大丰收。”







贺平平--果树死了重栽,棚子倒了重建

市里村毗邻张市村,同样临近汨罗江,地势平坦。水位上涨时,村里第一个被淹没的地方就是水果大棚户贺平平的水果基地。该基地流转村民田地240亩,种植了葡萄、火龙果、西瓜、猕猴桃等特色农业产品,年创收可达二百余万元。而眼下正是西瓜、黄桃、猕猴桃等水果的结果期和成熟期,但是在洪水的浸泡下,这些种植面积超过200亩的水果已全部绝收,大棚也倒塌了14个,损失高达数百万元。



水位下降后,市里村支部书记黄公平同贺平平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望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倒塌的大棚、沾满泥浆的树叶、挂满塑料袋的树枝,贺平平说:“黄书记,心理建设就不用做了,这些大棚当初是我一根钢管一块塑料布搭起来的,现在倒了,我也能重新再建起来。”说罢,他带着员工走向大棚开始了灾后生产重建。为了加快重建速度,他招聘临时工弥补人力空缺,并回收倒塌的大棚中可利用的钢材进行重建。与此同时,镇农业技术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核实水果基地受灾情况,帮助贺平平对接农业保险,确认赔偿金额。7月16日,省农科院专家教授来到基地指导负责人进行果树消毒防病和植株残体清理。在多方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十数天的生产自救,水果基地已基本完成清理,目前正在准备果蔬的重新播种。


湖南省农科院专家在市里村水果基地察看灾情并开展技术指导

下一步,余坪镇将组织农业、水利等部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固田埂、修水渠、清砂石、防病害等,力争大灾之年保障粮食生产,全面助力灾后生产恢复。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这片新生的土地将会绽放希望的花穗,致富的枝头定能挂满香甜的果实。




责编:朱益彰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